經過頭個月密集的產檢過後,接下來就會轉緩,變成約四週產檢一次的節奏。
但更大問題來了,到底該做哪些自費產檢項目?
我記得,那時林正宗婦產科的護理師跟我們講解產檢項目,講了近半小時,我聚精會神地聽,但實在是太多陌生名詞,聽完大概30秒後,我就把他說的話忘掉一半了。
但產檢還是要做啊!
如果你老子有錢就不用考慮老半天,通通給他檢查下去就對了,但我不喜歡花冤枉錢,所以在網路上找過很多資料;這篇文章,就是把我曾經找過的資訊,整理成簡單易懂的文章,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。
必做自費產檢
自費產檢項目 | 費用 | 檢測方式 | 必做指數 |
---|---|---|---|
第一期唐氏症篩檢 | 約600 | 超音波 | 95% |
甲狀腺功能篩檢 | 約900 | 抽血 | 95% |
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檢 | 約2,000 | 抽血 | 95% |
子癲前症(妊娠高血壓) | 約2,200 | 抽血+量血壓+超音波 | 90% |
羊膜穿刺(高齡產婦) | 約8,000(34歲以上,政府補助5,000) | 抽羊水 | 90% |
妊娠糖尿病篩檢 | 約500 | 抽血 | 95% |
高層次超音波 | 約4,000 | 超音波 | 95% |
乙型鏈球菌培養檢測 | 約300 | 棉棒採樣 | 90% |
可考慮自費產檢
自費產檢項目 | 費用 | 檢測方式 | 必做指數 |
---|---|---|---|
弓漿原蟲 | 約400~1,200 | 抽血 | 80% |
巨細胞病毒 | 約800~1,200 | 抽血 | 75% |
X染色體脆折症基因檢查 | 約2,000 | 抽血 | 75% |
羊水染色體基因晶片檢測 | 約18,000 | 抽取羊水 | 75% |
第二孕期母血唐氏症篩檢 | 約18,000 | 抽血 | 75% |
建議省去的自費產檢
自費產檢項目 | 費用 | 檢測方式 | 必做指數 |
---|---|---|---|
葉酸代謝基因檢測 | 約1,800 | 抽血 | 65% |
非侵入性染色體檢測(NIPT) | 約15,000~30,000 | 抽血 | 65% |
絨毛膜取樣 | 約8,000~15,000 | 跟抽羊水差不多方式,只是是吸取少量絨毛 | 55% |
彩色立體超音波 | 約2,200 | 超音波 | 55% |
後續文章還有更完整的介紹!

例行產檢有哪些?
產檢頻率
- 懷孕第一個月,每週一次
- 過頭月,懷孕28週以前,約每四週一次
- 懷孕29-35週,約每二週一次
- 懷孕36週以後,每週一次
這只是把大約的時程表寫出來,每個媽媽的孕期狀況都不太一樣,所以產檢次數、頻率也會不一樣。
例行產檢項目
- 體重:測量體重上升情形,怕你胖太快
- 血壓:怕你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症
- 尿液檢驗:妊娠糖尿病
- 衛教諮詢:讓你跟醫生問問題
基本上,台灣健保會給每個媽媽10次公費健檢,若是基本檢查的話,就只需要付掛號費,但是,照超音波都要另外收費喔!
我原本都傻傻付錢,也不知道補助在哪,現在才知道,超音波都需要自費,健保只有補助一次免費超音波(有些大醫院會免費照,但品質比較差)
*備註:2021/07開始,補助擴大,更改為14次公費健檢,並附贈兩次超音波、妊娠糖尿病篩檢、貧血檢驗。
參考資料:擴大補助產檢服務 7月1日正式上路

自費產檢總共有哪些?
上面那些都是小錢,照照超音波,就算是最貴的診所也頂多收個700元,無傷大雅;但接下來這些自費產檢項目就要開始破千破萬了,必須得要好好評估才是!
- 第一期唐氏症篩檢
- 甲狀腺功能篩檢
- 葉酸代謝基因檢測
- 弓漿原蟲
- 巨細胞病毒
-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檢(SMA基因檢測)
- X染色體脆折症基因檢查
- 子癲前症
- 非侵入性染色體檢測Nipt
- 絨毛膜取樣
- 羊膜穿刺
- 羊水染色體基因晶片檢測
- 妊娠糖尿病篩檢
- 第二孕期母血唐氏症篩檢
- 高層次超音波
- 彩色立體超音波
- 乙型鏈球菌培養檢測
我建議必做的自費產檢(費用與檢查方式)
第一期唐氏症篩檢
- 費用:約600
- 檢測方式:超音波看頭圍(應該是)
- 必作指數:95%
這個是必做的,連醫生都不會問你要不要考慮。
台灣平均每1,263個新生兒,就有一位是唐氏症,加上檢測出來的準確度又很高,所以就不用考慮了。
雖然中後期的其他檢測也能看出寶寶是否有唐氏症,但越早發現,就能越無痛處理。
甲狀腺功能篩檢
- 費用:約900
- 檢測方式:抽血
- 必作指數:95%
這也是醫生問都不問就會直接檢測的一項,他就跟其他免費的檢驗(B肝、地中海貧血等)算是要確認孕媽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生產,若有甲狀腺的患者可能造成早產、狂吐,甚至有流產的風險。
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檢(SMA基因檢測)
- 費用:約2,000
- 檢測方式:抽血
- 必作指數:95%
一公升眼淚有看過嗎?
這檢測就是在預防生出有「漸凍症」的寶寶,若是驗出媽媽有這種遺傳基因,就會接著驗老爸,若兩個都中鏢,則會進行更精密的羊膜穿刺檢查。
醫院都會跟你強調:「一生只需要檢測一次喔!」,但對生第一胎的人來說,這句話真是無感。
子癲前症(妊娠高血壓)
- 費用:約2,200
- 檢測方式:抽血+量血壓+超音波
- 必作指數:90%
有些人本來沒高血壓,一懷孕就變高血壓了!
這個不是驗出來就中鏢,而是會驗出你併發的可能性,若是有子癲前症的趨勢,診所就會開藥(阿斯匹靈),並要你調整飲食作息等等,避免妊娠高血壓實際發生,若發生,可能造成產婦中風、產後出血等等可怕的事情。
羊膜穿刺(高齡產婦)
- 費用:約8,000(34歲以上,政府補助5,000)
- 檢測方式:抽羊水
- 必作指數:90%
雖然說他是侵入式的檢查,有一定的風險,但羊膜穿刺就是目前準確度最高的檢測方式,所以才會建議高齡產婦都做此檢查。而且現在醫療真的很進步,不用太過擔心,這也不是個耗時費力的檢驗,檢驗後也不用特別調養。

延伸閱讀:好羊膜不穿嗎|柯滄銘羊膜穿刺分享(掛號、費用、時間)
妊娠糖尿病篩檢
- 費用:約500
- 檢測方式:抽血
- 必作指數:95%
這跟妊娠高血壓一樣意思,有些人本來沒事,懷個孕就有糖尿病了,別懷疑,這在台灣約有2~10%的發生機率。
這檢驗的方式就是很有名的「喝糖水」,如果平常喜歡喝全糖飲料的準媽媽們,更不要錯過這個檢查。
高層次超音波
- 費用:約4,000
- 檢測方式:超音波
- 必作指數:95%
平常不就都在看超音波了嗎?怎麼還有高層次超音波,是不是想個噱頭要騙我錢?
其實不是,高層次超音波真的比較高層次,解析度比較高,能夠看到一般超音波看不到的地方;高層次超音波,主要是看胎兒器官的結構問題,像是手指有沒有缺、先天性心臟病、骨骼鈣化等等。
羊膜穿刺是檢測遺傳性的,而高層次超音波則是就「外觀」進行全面檢測,加上沒有檢測風險,所以建議準媽媽都可以做一波。
乙型鏈球菌培養檢測(自然產)
- 費用:約300
- 檢測方式:棉棒採樣
- 必作指數:90%
這就是要檢測陰道沒有細菌感染,畢竟自然產的寶寶會跟你做很緊密的接觸,若是這時候被奇怪的細菌染上可就不好了。

我建議可以考慮一下的自費產檢(費用與檢查方式)
弓漿原蟲
- 費用:約400~1,200
- 檢測方式:抽血
- 必作指數:80%
弓漿蟲會把你寶寶的腦吃掉喔!光聽到這個就想做了吧。
但他通常會出現在貓貓的糞便,或是生肉裡,如果你家沒養貓又沒吃生魚片跟其他生肉的習慣,那可以考慮略過這個檢查,不過價格不貴又沒有風險,驗一驗也無仿。
巨細胞病毒
- 費用:約800~1,200
- 檢測方式:抽血
- 必作指數:75%
在台灣,大約每 750個胎兒就有一個因感染巨細胞病毒,而孕婦,在懷孕過程中,將病毒傳染給胎兒的機會大約是 3 分之 1;但我產檢的醫院好像都沒有很主力在推這個檢測,所以我們就沒有做了。
X染色體脆折症基因檢查
- 費用:約2,000
- 檢測方式:抽血
- 必作指數:75%
名字這麼帥,不做一下對不起自己;不是啦,這也是很熱門的自費產檢項目,若女性為X染色體脆折症帶因者,可能會生智能不足的胎兒。特別是家族中曾經出現過智能不足小孩的人,這檢測一定要做(準確率約95%)
羊水染色體基因晶片檢測
- 費用:約18,000
- 檢測方式:抽取羊水
- 必作指數:75%
這通常是搭配羊膜穿刺一起做的項目,可以看到更仔細的染色體片段缺失或異常,比別項檢查更能驗出遺傳性疾病;但費用較高,所以準媽媽們可能要自行斟酌。

延伸閱讀:好羊膜不穿嗎|柯滄銘羊膜穿刺分享(掛號、費用、時間)
第二孕期母血唐氏症篩檢
- 費用:約18,000
- 檢測方式:抽血
- 必作指數:75%
此項檢查可篩檢唐氏症、愛德華氏症、胎兒神經管缺損,但準確度稍微偏低(約80~85%),若檢查出異常,則會要求要做羊膜穿刺,所以如果你已經確認會做羊膜穿刺,可以考慮跳過這項檢驗,因為檢測的項目有些重疊(詳細狀況還是詢問醫生)

我建議可省略的自費產檢(費用與檢查方式)
備註一下,這只是建議喔!絕對不是醫療指示,我只是提供我個人看法,這些檢查絕對都不是平白無故出現的,一定都有其價值,所以要不要檢查的決定權還是在你手中。
葉酸代謝基因檢測
- 費用:約1,800
- 檢測方式:抽血
- 必作指數:65%
這是檢測準媽媽們的葉酸吸收能力,若篩檢有異常,就會補充更多葉酸;不建議的原因是診所通常都會開出挺高量的葉酸,就算檢查出來有這毛病,劑量應該也不會再添加了。
非侵入性染色體檢測(NIPT)
- 費用:約15,000~30,000
- 檢測方式:抽血
- 必作指數:65%
這號稱是「安全版」的羊膜穿刺,因為檢測的項目跟羊膜穿刺差不多,都是些遺傳性疾病;如果你已達高齡標準,就可以完全不用考慮做這個,直接做羊膜穿刺,如果你還未達高齡,經濟又許可的話,在考慮做這項檢測。
不過,聽說這檢測若是發現毛病,還是會要求孕婦做羊膜穿刺,所以…感覺就不是很划算啊。
絨毛膜取樣
- 費用:約8,000~15,000
- 檢測方式:跟抽羊水差不多方式,只是是吸取少量絨毛
- 必作指數:55%
它的功能跟羊膜穿刺還有羊水晶片重疊性很高,都是能夠準確檢測胎兒的遺傳性疾病,但因為這檢測的風險較高(比羊穿還高),所以感覺有點退流行了,至少我們去產檢的醫院都沒有提到這項檢查。
彩色立體超音波(4D胎兒動態寫真)
- 費用:約2,200
- 檢測方式:超音波
- 必作指數:55%
聽名字就知道,他就是「照相」功能,沒有要檢測什麼東西;反正就是用高科技,幫你還在羊水裡的胎兒拍一張形象照,如果你真的等不及要幫他拍照的話再考慮,不然等它生出來你可以好好拍的夠,完全不用錢。
自費產檢補助項目
到底有哪些產檢是可以被補助的呢?
- 羊膜穿刺:符合高齡資格可以補助5,000元(仍須自費約3,000)
- 乙型鏈球菌培養檢測:補助500元(仍須自費約300)
- 產檢常規抽血:免費抽血,2021/07開始補助14次
- 第一孕期妊娠風險評估:台北市市民補助3,000元(仍須自費約600~1,000)
2021/07開始,補助擴大,更改為14次公費健檢,並附贈兩次超音波、妊娠糖尿病篩檢、貧血檢驗。
結語
是不是超完整!
我知道第一次看一定還是會頭暈目眩不知道哪個是哪個,多看幾次就搞定,就知道有哪些自費產檢是必做的了!
這篇文章就這樣啦,沒什麼事的話,我要去找鍾麗緹玩電波拉提了,掰掰~
若想每週準時收看各類型營養廢文,與限定廢圖,還請按讚追蹤南漂作家粉絲團。

參考資料:
產檢時間多久?自費產檢到底要做哪個?孕期產檢全攻略
完整收錄!快速判斷17種自費產檢,哪些妳需要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