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通信|系所該怎麼選? 如何確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?

本文原刊登在換日線

讀者來信:

換日線的作者您們好,我是即將準備升學申請的高三文組女生。

我從小就很喜歡人文、語言、文化、藝術,夢想以後能做著「擅長而有熱情的工作」來養活自己。我在學測考到了不錯的分數,能有機會申請不錯大學的文組科系。

沒想到,考試成績出來後,才是我痛苦的開始:我想念的歷史、中文,被師長、父母不斷明說暗指的「勸退」。於是我真的「被勸退」了,沒有填自己最想讀的歷史系。

有天,導師問我:「你沒填歷史?家裡講的你就照做,你沒有自己的想法嗎?」讓我好幾天都哭著睡著。之後,我看了許多名人暢談「選你所愛」的重要,然後看到人文科系稀少而有限的職缺、失業困境、爆肝而低薪的殘酷現實等等。

我看了很多「追隨興趣」考上哪個系的勵志故事,然後看到大量「進去了才發現原來我並不是真的喜歡」的實例;也看到很多人說「有熱情才能做得快樂,做到頂尖」;然後被長輩質問「十年後你看到朋友買豪宅開跑車的時候,還會覺得熱情重要嗎?」

我不敢自信地說出自己就是「充滿興趣與熱情」或者「才華洋溢」,也不敢保證自己「不 care 薪水和物質生活」。所以,有時候我也會期望自己能有份穩定的工作,結婚、生子、養家照顧爸媽。在周末寫寫文章、聽聽音樂,把夢放在心裡老去就算了;有時候,我卻渴望一場可能高飛,也可能跌得粉身碎骨的壯遊。

不好意思說了這麼多,總括來說,我的問題如下:

  1. 如何同時擁有 ”Fulfilling Career” 和財務自由?
  2. 該選擇極為專業、一出社會就有工作的系所,還是所學廣泛卻不太專精的系所?
  3. 如何確定知道自己真正適合什麼?擅長什麼?熱愛什麼?
  4. 申請大學,我該選擇「個性適合,但比較沒有時間選修多元的課、前景確實但稍嫌狹窄」的系所,還是「個性不太適合,但有選修彈性、前景模糊但廣泛」的系所?

謝謝你的解答!

南漂回答:

親愛的高三文組女生,我是南漂作家。

我也不確定自己夠不夠格回答你的問題,只是從你的問題中,我看見了許多曾在自己身上出現過的迷惘。現在的我,依舊被這些迷惘纏著,只是份量大幅減少了,或許也就比你少了那麼一點點;我想,若能把走過的風景分享給你,讓你的迷惘能因此減少一點點,那該有多好。也許你聽完之後迷惘不減反增,那也很正常,畢竟有些事終究無法藉由別人提點,必須由自己體會。

廢話不多說,先回答你的第 2 跟第 4 題。這兩題因為我覺得調性很接近,索性就一起回答了。

你無法預知學過的東西,會以甚麼方式派上用場

說來慚愧,我在跟你同年齡的時候根本沒有「就業」的思維,總覺得那是還很久以後的事情。當時的我連社會實際正在發生什麼都迷迷糊糊搞不清楚。

但如果說到「極為專精的系所」vs「廣泛學習的系所」,我會建議你選擇後者。

雖然我不是預測經濟走勢大師,但現在的世界變化速度極快,可能大學 4 年學習到的知識,到畢業時已經過時了。所以,比起「能學習到什麼」,我認為「探索喜歡學習什麼」和「學習如何學習」這兩件事,反而顯得更加重要。

我建議大學時期盡可能接觸任何你感興趣的學科,並學習如何快速掌握到一個學科的精要。因為你永遠也不會知道,這些學科會以什麼樣的姿態,在你人生中派上用場。就像賈伯斯那場有名的史丹佛畢業演講上說的:

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,只有在未來回顧時,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。(You can’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;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.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)」

每一條路走了之後,必定會留下另一條沒有選的路,這世界上沒有人能預測遺憾,但每個人心中大致都會有個預感,知道自己選了哪條路後,心中的遺憾會佔據更大的份量。

如何確定你是否「熱愛」一件事?

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,但我覺得有個理論,很值得拿來做自己是否適合與熱愛某件事的參考,那就是心流理論(Flow)

這是由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米哈里·契克森(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)首度提出,之後被無數心理學家與各行各業的專家重新討論與重組。「心流」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,且在過程中會有產生高度興奮感及充實感等正向情緒。

簡單的說,就是當你做一件事情做到忘記時間的流動時,且過程中感覺身心都充滿靈氣,那就是一種「心流」狀態。

若你有這種極度忘我的經驗,大概八九不離十,那件事情就是專屬於你的事。

但有時候事情並沒那麼簡單。即便是你熱愛的事情,心流狀態也會隨著你越來越熟悉任務而逐漸消退,這時你就必須要適時調整節奏與難度;有時候,則恰恰相反,事情是隨著你越來越上手之後,才慢慢出現心流狀態的。

這條問題不好回答在於「答案在你身上」:唯有不斷嘗試,試到了就會像第一次把線頭穿過針筒一樣,你也不知道為什麼,但就是會感受到。根本就像沒回答一樣嘛。

如何同時擁有 Fulfilling Career 和財務自由?

” Fulfilling Career “和「財務自由」都是很迷人的字眼。在回答之前,我們先來定義一下甚麼叫財務自由

不少人都把這個狀態的重心放在「財富」上,他們認為只要累積到特定的資產數量,便能達到財富自由。筆者認為,真正的重點不在於財富,而在於自由──說「不」的自由。

這是我從《斜槓青年》這本書中讀到的重要觀念:當你擁有了跟不喜歡的人事物「說 No 的權利」,其實你就等同於擁有了「財務自由」。

當你不用被綁在不喜歡的工作中,不需要去跟討厭的人交涉與攀談,只需要專注在讓你興奮、滿足的事業中時,這就是真正的財務自由。換句話說,當你擁有一個能養活自己的 Fulfilling Career 時,你就已經獲得財務自由了。

你可能會問,那會不會像長輩說的一樣:「十年後,看到朋友買豪宅開跑車時,還會覺得熱情重要嗎?」

筆者認為,心中可能還是忍不住羨慕。但慾望這回事,就像一個無底洞:你羨慕的人,同時也在羨慕著另一個人。我們都曾幻想得到某樣東西或達到某個狀態時,就會感覺到徹底的幸福與快樂,但你也知道,心靈從來都不是這麼運作的。

幸福的感覺從不來自於某個結果,而在於追求的過程裡,唯有愛上追求的過程,才能一直保持在幸福的感受中。

回到主題,該如何找到一個 Fulfilling Career 呢?

熱情、能力、獲利,缺一不可

這裡必須引用《從 A 到 A+》書中,柯林斯所提到成功企業的觀點;一個成功企業成功的關鍵,有三個密不可分的重要問題。

1.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?

2.哪些層面可以達到世界水準?

3.經濟引擎靠什麼來驅動?

把這 3 個問題轉換成個人職涯層面上來說,其實就是熱情、能力、獲利。這也是我認為一個Fulfilling career 必須具備的三大關鍵,缺一不可。

第一是熱情,我相信你已經多少認識他的重要性。

為何這麼多成功人士都強調「擇其所愛」,因為在追求任何「成功」的道路上,鐵定佈滿著狗屁倒灶的事情,若沒有熱情,沒有對你所從事的深深熱愛,你很容易就會放棄,或是被其他看起來更有「前景」的新鮮事物給吸引走,然後就失去了所有事業中最重要的核心──累積與堅持。

第二是能力,它則是與熱情相輔相成的;沒有能力的熱情,就像叫一隻條魚學爬樹,再有熱情也是徒勞無功。

至於能力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足夠?這沒有個標準,但你的能力不能孤芳自賞,必須經得起市場的考驗。

這部分可以參考《巨人的工具》裡面所提到,職場諷刺漫畫呆伯特(Dilbert)的作者亞當斯‧史考特(Scott Adams)的建議。他認為,他畫漫畫的能力頂多是世界的前 25%,說笑話的能力也頂多世界的前 25%。這兩樣能力分開來看,一點也不出眾,但他把兩樣能力綜合在一起時,就能達到了世界前 10%,再加上他熟悉的辦公室生態,他甚至可以達到「獨一無二」的能力。

也就是說,在自己身上同時發展幾個熟練的技能,嘗試著多種組合與拼湊,你就能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能力。

第三是獲利能力,也就是我在上述提過的,你的能力是否能被市場接受,也就是很現實的問題。你是否能從你的熱情加能力的組合中,獲得足夠的利潤?

有很多人一輩子窮途潦倒,但依舊堅守熱情,但我認為那並不符合現實狀況。因為衣食住行的一切基礎都來自於金錢,當你無法解決這些生存基本需求時,就會剝奪掉了熱情、專注力、健康。還提什麼 Fulfilling,根本痛苦得要死。

有獲利才能創造正循環,不斷重新投資自己的能力來擴大影響力。

勇敢相信自己的選擇

大概就是這樣吧,好像一不小心說太多了,希望不要讓你覺得很困擾才好。

我想,要找到自己的 Fulfilling career 鐵定會是一場很漫長的路程,但若能提前知道這大概會是個什麼狀態,什麼樣的形狀,至少不會自欺欺人:明明過得很痛苦,還以為自己已經在路上。

我距離高三已經有點距離了,但那種迷茫的感覺卻還是記得挺清楚,所以特別想為你解惑。不過,如果看完以上這些,反而讓你迷霧的雲層又加厚的話,大概就是準備要下一場無情的雨了。記得雨後天晴之後好好聞一聞青草的香氣,然後勇敢相信自己的選擇。

若想每週準時收看各類型營養廢文,與限定廢圖,還請按讚追蹤南漂作家粉絲團

偶爾來一篇不是菲律賓的文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觀看所有留言

新書來囉!

菲律賓, 不意外!?
南漂作家的文化臥底筆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