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我從菲律賓返台時,總會有滿滿的慾望要大快朵頤,牛肉麵、鹹水雞、路邊麵攤的油豆腐,就像活屍看到身材很好的辣妹一樣,因為菲律賓對我來說,就是美食界的一灘死水,怎麼攪動都無動於衷,怎麼咀嚼,都讓人徒增傷悲。
所以,我常常吃Jollibee或Mang Inasal這種不用大腦的選擇,畢竟,有時候想破頭也不知道吃什麼,不然就是吃個中國菜,發現菜色都是披著羊皮的狼,看到的跟嘴裡嚐的完全是平行時空。
好了,我今天不是要來批評菲律賓食物的,我是要來披沙瀝金,從這片美食荒漠中精挑細選出,菲律賓值得一提的傳統美食。
看清楚喔,只是值得一提,我可沒說是什麼訪菲必吃清單,沒吃就會後悔一輩子,這些東西就算你一輩子都沒吃到,也不會有私毫的損失,我是說真的,台灣隨便吃個紅油抄手就可以把我下面要介紹的東西全面擊潰。
所以,請抱著得過切過的心態,一起來看這一篇,菲律賓值得一提的傳統美食。
(雖然難吃,還是一堆人吃的圓滾滾。)
“Friends, Mactan Island, Philippines” (Public Domain)
牛骨湯Bulalo
第一個入選的美食,是牛骨湯。
我第一次喝到正宗牛骨湯是在往大雅台火山湖的路上,但老實說,我那時後完全沒有被他驚豔到,雖然在美食荒漠中,他算是一枝甘露,但實在沒在我心中掀起什麼漣漪。
是後來在其他地方喝了幾次後,才漸漸愛上他那濃郁甘醇的湯頭。
牛骨湯基本上在各家菲菜連鎖店裡一定都會有販售,就連路邊的小自助餐也都有賣,他的主要內容物就是牛肉、牛骨跟牛腱,通常還會參雜許多高麗菜跟少數的玉米,因為牛骨都會熬煮數小時,所以喝起來很有層次,像有走不完的樓梯,口味就跟台灣的清燉牛肉湯很相似。
他牛肉比台灣牛肉麵的肉更軟嫩一些,尤其是沾黏在牛骨旁邊的牛肉更是滑嫩可口還帶有一點嚼勁,若你夠變態,還可以把牛骨裡面的骨髓也一起吸乾,用粗吸管吸起來更過癮,吸完直接痛風發作更是一石二鳥呢。
然後要小心,有些店家的鹽好像不用錢,猛灑一通,會完全把牛肉原本的鮮甜蓋過,若是要預防可以先跟店家說Less salty,小心駛得萬年船。
(好喝的牛骨湯我可以直接乾杯見底。)
“Bulalo” (CC BY-NC 2.0)
烤乳豬Lechon
白居易說過:嘈嘈切切錯雜彈,大珠小珠落玉盤。
文中提及的大豬指的便是日式豬排,小豬則是我今天要介紹的烤乳豬。想想這些豬在玉盤上的榮景,不禁讓人食指亂動。
烤乳豬絕對是菲律賓人最愛吃的料理之一,可以說到處都有,一家烤豬萬家香,有時侯我邊走邊滑手機都會不小心撞到乳豬,真是不好意思。
(滿清十大酷刑。)
“Lechon Baboy” (CC BY 2.0)
基本上,菲式烤乳豬的特點在於將乳豬的外皮,烤的酥脆萬分,咬起來咖咖作響,而豬肉的肉質,仍保持柔嫩。
但有另一種做法是讓烤豬外皮軟韌軟韌的,跟脆皮相比,算各有千秋,但我比較喜歡脆脆的口感,配上軟嫩豬肉時,會有一種衝突的美感,在後現代主義中更顯華麗。
通常烤乳豬專賣店,都會配上好吃的蒜飯,是可以大快朵頤的組合,跟阿Q桶麵一樣一下就能吃好幾碗。
如果你人正在宿霧,有兩間店我可以推薦給你,一間是位在市區的House of Lechon,另一間就是在SM seaside 的CNT Lechon,雖然烤乳豬吃起來都差不了多少,但這兩間真的有比較好吃。
我估計他們的豬應該有精挑細選過,都是含金湯匙長大的豬,才能有這樣完美的口感,另外他們在調味上也比較含蓄,保持豬肉原生的香味,不會矯枉過正加一堆香料,搞得豬狗不如人心惶惶。
(希望小朋友們不要真的以為白居易在談豬肉。)
“Lechon” (CC BY-SA 2.0)
雞肉粥 Chicken Lugaw
好可憐,連雞肉粥這麼無聊的東西都搬上檯面。
這真的是母豬賽貂蟬效應,在菲律賓待久了,稍微好吃的東西都會印象深刻。
我一直很納悶,在嗜飯如命的菲律賓,為何米飯都煮的差強人意,甚至難以下嚥,不過他們的粥煮得還真不錯。
我吃過好幾家美食街裡普通的雞肉粥,跟某些假台式餐廳的皮蛋瘦肉粥,都有相當不錯的水平。
不過粥就是粥,我實在拿不出什麼華美的詞彙來唬爛,就是不會太鹹,又有淡淡的雞肉香氣,通常當地人都會配上洋蔥、辣椒、醬油,有些人還會加入calamasi(金佶)。反正就是一個很可以下嚥的東西,吃完不會想跳勝利之舞,但午夜夢迴想到他的滋味,心頭還是會有一絲溫暖。
還有一說,是雞肉粥很適合在下雨天食用,就跟之前巧克力粥(見:6種菲律賓式的古怪早餐)的原因一樣,能在陰雨綿綿的季節裡,用溫暖的粥來滋潤你受傷的心靈。
(應該不會這麼美觀啦,雞肉粥是很樸實的。)
菲律賓鐵板豬肉Sisig
最後就用這個,曾被紐約時報評為:地表最強豬肉料理的Sisig來做結尾。
由此可見,全世界的媒體都很愛唬爛,什麼地表最強豬肉料理,到底把松阪豬、炸豬排、豬肋排放哪去了。
這個菲律賓鐵板豬肉,普通到我放進值得一提的清單都要多想兩秒鐘,如果你吃完之後,覺得他真的是地表最強,歡迎留言給我,我要把你Unfriend。
這道料理,其實是一個物盡其用的概念,因為古早時期豬的全身都能賣,偏偏豬頭沒人要,就有一些地方媽媽靈機一動,把豬頰、豬頸配上豬肝亂炒一通作成創意料理,沒想到做出來一鳴驚人,連杜特帝都聞香而來,Sisig就這樣順應而生。
反正他就是一個豬肉大雜燴,現在的做法,除了原先的豬頰豬頸豬肝,都還會加入一般的豬肉,搭配青蔥、洋蔥、辣椒一起拌炒,因為豬頰肉特別有嚼勁,所以整道料理的口感很豐富,有軟有硬有韌,讓你口腔享受到全方位的律動。
但你說這道料理有多好吃,我實在很難苟同,他就是一道很下飯的黑胡椒鐵板料理,That’s all, nothing more.
(我實在不喜歡這種看不出來肉在哪的料理。)
“ihawan sisig” (CC BY 2.0)
結語
就是這樣,一切就在這得過且過的心態中結束囉。
看完是不是完全沒有想吃的衝動呢!其實上述的料理都可以去吃看看啦,他們都是吃了不會痛苦的好食物,雖稱不上超級美味,但填飽肚子跟應付一般的味蕾絕對是綽綽有餘。
就這樣啦,沒什麼特別的事,我要去吃台灣的麵攤,不跟這些怪裡怪氣的食物瞎混了。
掰,若想每週準時收看各類型營養廢文跟超營養廢圖,還請按讚追蹤南漂作家粉絲團。
(三人行必有我師焉。)
“Bianca, Andie and Antonette” (CC BY-ND 2.0)
我也超級愛菲律賓牛骨湯,只是有一點我想不明白,為什麼菜這麼生????感覺像是熱滾了把菜丟下去都還沒煮就OK,而且高麗菜也不是一片一片,可能四分之一顆或六分之一顆直接下去煮~
然後那個鹽巴…真的像不用錢的一樣!!!然後粥,也真的是非常的不錯~前幾天才去碧瑤的夜市,美食區大概有30家但家家賣的都一樣~可是粥的味道真心不錯~而且很便宜!然後我決定要去買您的書來看了!!!加油~請多多寫文章~讓我這個待7年的小白可以更了解菲律賓~
待七年才不算小白勒!!! 我根本待不到七年 哈哈哈